“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体育现代化:理论、历史与实践”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为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探究体育现代化的理论脉络与国际经验,探寻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探讨中国体育现代化道路模式和提升路径,以推动体育强国和中国体育理论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12月17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体育现代化:理论、历史与实践”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游线路检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30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9eeb1c582ae04c7b95b1f47af9c6150e.png


会议开幕式由天游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英教授主持。天游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剑在致辞中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部署,擘画了新征程中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对于体育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的深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他对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深入推动体育现代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体育的现代化;第二,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体育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机理;第三,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新道路。

主旨报告分为两个阶段,来自国内的10名知名专家进行报告。第一阶段由天游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剑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与创造》的发言。他指出,从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现代化的普遍与特殊、现代化的外源与内生、现代化的自主与依附这三个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督学杨志成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的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与体育现代化的范畴关系”入手,指出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追求是人的现代化。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梁昊光研究员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路径创新》为题,从“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国际环境”这三点分析了中国不走现代化老路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全阶段、全要素和全人口的现代化”这三个突出特征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有何不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几点思考》进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要着重在“大”“富”“衡”“美”“远”这五个字上下功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国家的全面富强、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人民的全面幸福;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作用是有理论、有组织、有步骤、有系统的全面推进。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的主旨报告。他强调,我们不仅要从静态层面,更要从动态层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注其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并从政治逻辑、现实逻辑、时代基础、理论逻辑以及哲学基础五个方面具体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主旨报告的第二阶段由西安体育学院副校长谢英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教授发表了《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命题》的演讲,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现代化”“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三个重大问题。吉首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白晋湘教授以《民族传统体育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为题,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两个视角,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之于“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成都体育学院原党委书记刘青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的时代价值》主题,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体育意涵,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升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体育崇高的历史使命的核心要义和逻辑指向,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的关系。成都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宁教授发表了《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演讲,从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三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之间的支撑与依赖关系。天游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英教授在题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言中,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知与行等方面,阐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何以支撑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发展。

在分论坛研讨环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体育现代化的理论”“中外体育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中国体育现代化的现实与未来”3个议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崔乐泉教授、成都体育学院王广虎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副教授、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邓群刚教授、天游线路检测中心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教授、《体育与科学》主编程志理编审、天游线路检测中心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黄亚玲教授、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郑志强教授以及怀化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于天然教授等53名专家和研究者在4个分会场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f8f29f5b52e74c37a94a13c331fc6169.png


闭幕式上,四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分别汇报了所在论坛的研究成果与共识。陈世阳教授围绕“多元、结合和感谢”三个关键词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多元是本次会议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参与人员和机构多元、讨论的学科、视角、理论多元。正是论坛的多元、开放和包容为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和学术研究的推进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体育现代化进一步研究需要做到三个结合:宏大视野和精细问题研究相结合,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的结合,体育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陈世阳向所有与会人员的支持表达诚挚的感谢,期待下次再聚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