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战“疫”丨秦梦文:在宜昌进行心理援助

天游线路检测中心 - 天游ty8线路检测中心登录

300个护目镜、

1000副医用一次性手套、

17366元钱,

载着班里36位同学的牵挂,

陆续抵达湖北宜昌。



这是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祝福。得知班里秦梦文同学工作的宜昌市优抚医院组织了心理专家团队,即将赶赴前线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后,天游线路检测中心2007级应用心理本科班的同学们迅速自发组织了募捐,采购了急缺医疗物资。

青春不散场!秦梦文并没想到,毕业近10年,一场疫情,让全班同学再次走近,36位朝夕相处了4年的兄弟姐妹,成为她奋战抗“疫”一线最坚实的后盾。


2019年夏,秦梦文(右二)与舍友时隔8年的重聚


理智面对疫情,是战“疫”底线。湖北省宜昌市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秦梦文和同院一名精神科医生被选派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江南院区,对集中收治在那里的确诊患者、危重症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构筑心理防线。


上岗第一天

2月11日,第一天上岗,她的主要任务是休息调整、熟悉环境。上午跟护士长见面,跟着查房;晚上6点钟,召开全体护士长见面会,进一步了解院区病患整体情况。

医护人员都被安排住在宜昌市委党校,住宿环境干净整洁,每天自己打扫房间、进行专业消毒。


秦梦文(右二)第一天到达市委党校,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领导见面。


党校专门空出2间屋子,用做心理咨询室,秦梦文和同事将在这里,为800多名医患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


e46e1e38ea304c809cf761ab993f1c33.jpg

设在宜昌市委党校的心理咨询室


从党校到医院,有将近20分钟车程。医护人员轮班上岗,宜昌市安排了班车,每小时一班,准点发车。


eefa883342d4411bba4c51a0a6f68d24.jpg

秦梦文(左二)第一天到达即进入病房。


“上岗第一天,我最大的感受是,医护人员虽然工作繁重,但都神情从容、坚韧有力、井然有序。因为处于战时状态,所以大家都很团结、相处融洽,碰面时会微笑致意,工作中也会相互体谅、加油鼓劲……无论这场战‘疫’持续多久、有多艰难,我都不会放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会坚守从医初心,战‘疫’到底。当下,需要尽快调整自己,适应‘高压’工作环境。”


心理援助日常

每天工作排得很满。上午8点到12点,秦梦文和同事先去医院,穿好防护服,与各病区主任和护士长对接重点关注病人名单,然后与他们逐一见面沟通。


f443ffe2a593405da374f4484f22378a.jpg

进入病房前,同事帮秦梦文(左一)穿好防护服。


病毒带给患者的,除了身体上的疼痛,更多的是内心的煎熬。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迷茫,与亲人分离的孤独、脆弱,时刻绷紧的神经,形影不离的焦虑,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多数病人能够积极配合药物和心理治疗;也有少数病人会抱怨,觉得自己运气不好、不幸中招,有的病人有消极情绪,冷默、绝望。秦梦文和同事会通过到病房“面对面”和在线上“一对一”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帮他们重新建构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必要时,也会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干预方案。


146368003bc34e2690f3c9c70aeb41f8.jpg

秦梦文进入病区与患者交流


“心理干预3周以来,患者的心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最开始集中关注病情发展和健康状况,随着疫情防控拐点的到来和形势的好转,治愈率不断提高,病人的负面情绪日益缓解,心理状态也越来越稳定。与我们沟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病人会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感激国家、政府的集中收治,感激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挺身施救,感激社会各界对湖北和武汉的鼎力驰援。”


最美逆行者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说得那样,中国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的表现令人感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医护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面对人民的生命之托,他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每天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4—6个小时,非常辛苦。因为病患家人无法陪护,他们日常除了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经常负责病人生活起居,甚至心理疏导。高风险环境,高强度、超负荷运转,以及直面死亡的无力感等,会产生焦虑情绪。



f9584d0bae9c43e28285587bf6edbba2.jpg

宜昌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杨俊与秦梦文(中)及同事沟通工作


下午2点半到6点,秦梦文和同事会在党校的心理咨询室为医护人员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服务,有时也会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线上沟通,帮他们缓解压力,增强信心,轻装上阵。



91564c728bc14cc9850ed267e92a2c96.jpg

秦梦文(右)偶遇15年未曾谋面的高中同学(现为呼吸科医生)


“随着外省医护人员的增援和治愈出院人数的增加、新增确认人数的下降,疫情防控整体形势不断好转,医院集中收治初期人手不够的压力得到缓解,充分的休整极大缓解了医护人员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沟通中,医护人员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的、现实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开始谋划疫情过后的工作。”


病房里的爱情

病房里不仅是生死离别,也有令人动容的爱情。

重症病房里有一对60多岁的夫妇。丈夫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已经认不清人了。从1月17日第一次发热住院到确诊,妻子一直在病房里陪护。她自己的病毒核酸测验为阴性,也没有感染症状。医护人员很担心她在这种高危环境中暴露太久,容易感染,劝她离开。但她态度非常坚决,坚持陪在老伴身边,怕他一个人住院受苦。


9da9743339994ad098daa6397eb1e2bd.jpg

倾听叔叔阿姨的爱情故事


“阿姨跟我们聊了很多她跟叔叔的故事,动情之处,潸然泪下。这个家庭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年轻时相知相爱,趟过时间的长河,依然互相扶持、牵手相伴,弥足珍贵。突如其来的疫情,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半世人生。他们的爱情,让我为之动容,心生敬佩。”秦梦文说。


工作的思考

“疫情面前,我怀着强烈的拯救情结,带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嘱托和厚望,带着班里36位同学的祝福与关爱来到这里,希望能够以己所长帮助医患们走出内心阴霾,回报家乡父老,但现实往往是打碎了重来的过程。这次突发疫情的心理干预不同于我擅长的长程心理治疗。我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分析、诊断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与被干预对象仅有一次接触机会,对他的背景一无所知,危机尚未解除,也没有经验可循,这些,对我们而言,是很大的挑战。面对患者因为病情反复或加重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刚开始,我很难帮他们快速放松下来,摆脱失衡、无力感,自我接纳,找回内心的安定。我和同事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分析,如何调试好自己,如何给医患们最恰当的支持和疏导。现在,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迷茫和无助,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目标越来越清晰,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正在找回那种稳定、踏实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我需要传递给所有病患和医护工作者的,这也是这份工作真正的价值。”

“每天早上坐班车去医院的时候,都会在车上看到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那种刚毕业的青春气息和刚踏入社会的稚嫩不经意间写在脸上。不由感慨,这群平常日子里个性十足的‘90后’们,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化身钢铁战士,坚守战‘疫’一线,用点点微光汇聚暖阳,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国家的希望。”


8f20515f75304570b69fc878bfa8fe49.jpg

病房里的“90后”们


也许我是一道微光

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

宁愿让我受伤

在黑暗的夜晚

静静地为你

去孤独的照亮

就让我是一道微光

能让你拥有灿烂的锋芒

在寂寞的时分

无论飞向何方

我也会绽放

给你无限微光

…………



c4d7c551e8a3431b9ac903fbb13e96cf.jpg

秦梦文,坚持,必胜!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秦梦文的心理援助工作仍在继续,她坦言,除了做好疫情当前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疫情过后的心理重建是她同时在思考和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我愿意做那一道微光,即使给不了灿烂的光芒,至少帮助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素材提供:秦梦文、于菲菲、郭栩辰;编辑制作:党委宣传部)